洁净室空气过滤器的末端过滤
空气过滤过滤器是通用产品,不管什么等级的洁净室,所用的高效过滤器是一样的.一但过滤器的品质一有了保证,通风参数(换气次数或平均风速)就成了决定洁净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
分 级 对应传统规格 气流形式 平均风速(m/s) 换气次数末端过滤器效率 过滤器出厂检验方法
ISO1级 ≥99.9999% 扫描
ISO2级 U 0.3~0.5 ≥99.9999% 扫描
ISO3级 1 U 0.3~0.5 ≥99.999% 扫描
ISO4级 10 U 0.3~0.5 ≥99.999% 扫描
ISO5级 100 U 0.2~0.5 ≥99.97% 总效率或扫描
ISO6级 1000 N,M 70~160 ≥99.97% 总效率或扫描
ISO7级 10000 N,M 20~70 ≥99.97% 总效率或扫描
ISO8级 100000 N,M 10~20 ≥99.97% 总效率或扫描
注:U-单向流,N-非单向流,M-单向与非单向混合流
表2中的“平均风速”只针对单向流洁净室,这种洁净室的平均风速必须压过粉尘的扩散速度。表中的“换气次数”是针对高3m左右的常规洁净而言,这个参数通常仅对非单向流和混合洁净室有意义。
目前国外高档次洁净室用的高效过滤器全部经过扫描检验,由于历史原因,有些要求不高的洁净室仍使用经过传统的总效率方法测试的过滤器。
由于具体项目的要求不同以及设计理念的差异,设计师对换气次数的平均风速选取
也会不同。近几年,国内设计洁净室的换气次数有提高的趋势。
国内制药行业GMP规范中有个“30万级”。30万级的环境相当于风平浪静的近海海面、“环境质量优”的景区。要获得30万级,多数情况下没必要加装末端高效过滤器,在空调系统中选用好一些的过滤器(效率级别F8~H10)就可以了。 “提高过滤器的过滤效率可以降低换气次数”,这是个十分可怕的念头。洁净室的主要尘源是人和设备,相比之下,经高效过滤器进入室内的粉尘量要少得多,如果通风参数相同,选用99.9999%过滤器与选用99.97%过滤器,洁净室的洁净程度不会有多少差别。单向流洁净室的平均风速至关重要,如果风速压不住粉尘扩散速度,使用再好的过滤器也白搭。
非单向流洁净室也称“乱流”洁净室,另有个形象的称呼叫稀释型(dilutiontype)洁净室。这种洁净室的平均风速远远低于粉尘扩散速度,送风仅起稀释作用,由于这类洁净室内操作人员相对地多、设备和生产过程发尘量也较大,所以过滤器效率的高低不再是洁净度的决定因素,因为最差高效过滤器的其效率也会是99.97%,它足以满足稀释室内粉尘浓度的要求。
国内曾有种观点,10万级洁净室可以选用“亚高效”过滤器(对≥0.5um粒子的过滤效率≥95%),其理由是亚高效过滤器便宜、阻力小。就价格而言,目前市场上同样尺寸规格的亚高效过滤器并不比高效过滤器便宜多少。选用亚高效过滤器时,洁净室的换气次数要明显增大,为此,空调系统要加大、过滤器的数量要增多,由此造成投资的增加远高于高效与亚高效过滤器间的差价。在生产过程中,高效过滤器要进行逐台测试,而亚高效 只进行少量抽测。两者的外观可能一样,但品质却有明显差别。在洁净室使用亚高效过滤器,这种作法只会让你花冤枉钱。